8月17日上午,北京市医师协会公布第七届北京优秀医师表彰决定,200名医师获评。其中,有参加过国家和北京市援鄂医疗队的队员,有坚守在北京地区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有援疆援藏的医师代表,还有长期工作在基层社区的普通医师。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苗成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王生浩、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医师荣义辉三位医生也位列其中,因各自的突出表现,获评北京优秀医师。
颁奖典礼
今年是一个“特殊年”。从年初开始的北京防国内输入疫情阻击战、支援武汉保卫战,再到3月底防境外输入疫情阻击战、6月新发地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半年多来,不少医务人员坚守一线,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做出贡献。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的苗成利副主任医师,就是这样一位在腹膜后肿瘤领域深耕多年,同时在疫情来临时勇于冲锋陷阵的优秀医生。
苗成利医生
一个致力于研究腹膜后肿瘤的年轻医生
;“致力于研究腹膜后肿瘤的年轻医生!”苗成利医生每次在学术大会上讲完课,最后一张幻灯片都是这句话。这是他真实的内心想法,也是他一直在实践的诺言。
10年前,苗成利医生开始跟随腹膜后肿瘤的专业带头人罗成华教授从事腹膜后肿瘤的研究,直至今日,虽然他已不再年轻,白发也日渐增多,但从未动摇过当初的信念。
腹膜后肿瘤专业在我国是一个发展较晚的专业,因其发病率低,手术难度大,综合治疗效果差,之前罕有人专业从事腹膜后肿瘤的研究。2014年12月,在罗成华教授的带领下,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腹膜后肿瘤专科,在北京医师协会组建第一个腹膜后学组之前,全国没有一个专门的腹膜后组织。自此之后腹膜后研究领域的人逐渐增多。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苗成利医生不断研究腹膜后手术入路、寻找腹膜后肿瘤综合治疗的好方法。很多腹膜后肿瘤患者需要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他开展了腹腔热灌注化疗、微波消融治疗、全身化疗。为了使技术不断创新,他还自学了超声,亲自在术前为一些疑难的手术患者定位肿瘤、观察肿瘤周边情况。
疫情来时不后退
今年春节前后,新冠疫情在中国肆虐,各个医院紧急进行抗疫部署,为保证抗击疫情能够取得胜利,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派出援鄂医疗队的同时,也在医院进行抗疫部署安排。
苗成利医生临危受命,主动积极支持医院发热门诊抗疫一线工作,在大年正月初五的凌晨值上了第一班岗。当时正处于抗疫初期阶段,大家对来势凶猛的新冠病毒了解不多,发热门诊的患者普遍存在情绪焦虑的问题。苗成利医生不仅要耐心的询问患者病情、接触史等,同时还要用最大的耐心安慰患者,告诉患者放心就诊,避免产生过度焦虑。
支援发热门诊的苗成利医生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为了普及腹膜后肿瘤的相关知识,苗成利医生还积极进行腹膜后肿瘤知识的科普,在相关媒体上进行科普知识讲座,他在今日头条账号上建立的腹膜后肿瘤科普宣传专栏,已经发表了100多篇科普知识。
与此同时,作为北京医师学会腹膜后肿瘤专科医师分会的副会长,苗成利医生也在积极配合会长组织学术会议,每年都进行北京市及全国的学术交流,受到了会长及协会同事的好评。
苗成利医生参加学术交流会
在一线的临床工作中,苗成利医生常常收到患者的表扬信,还曾被评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员工、优秀科研工作者。
十年磨一剑,苗成利医生在治疗腹膜后肿瘤的“医路”上继续前行,只为坚持初心,对每一位患者尽责,对医生职业负责。
更多“北京优秀医师”获得者的故事未完待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