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部:为便于头面部创面处理,方便观察创面情况及变化,剔除毛发,预防感染。
2.眼部:及时清理眼睑部烧伤创面分泌物,合并眼烧伤时,尤其是角膜烧伤,给予眼部冲洗、眼药水滴眼和眼药膏封眼,如有眼睑严重肿胀外翻,给予凡士林油纱覆盖等保湿治疗。
3.面部肿胀、水疱、表皮破损处有黄色渗出液属于伤后一般现象,需清理创面、外涂药膜,因早期渗出液多,药可随渗出液流失,所以可反复涂抹药物。面部消肿、干裂时不要抓挠,避免过多活动面部,避免大笑和用力咀嚼食物等,以免产生新的创面。痒感强烈时可以轻拍创面。避免日晒造成色素沉着。
4.耳部:耳廓烧伤时,及时清理分泌物,避免耳廓受压,防止发生耳软骨炎。
5.鼻腔:生理盐水棉签清理鼻腔;防止鼻腔干燥,可给予石蜡油外涂。
6.口腔:漱口水漱口,生理盐水长棉签擦拭;避免食用过硬需费力咀嚼的食物,水果易切成小片食用;可用吸管饮水。
7.呼吸道:出现声音嘶哑,憋气症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8.颈部:烧伤创面存在时要采取去枕过伸体位。
9.手部:抬高并分指包扎,要重视早期适度功能锻炼(避免负重)。
10. 会阴部:充分暴露,外涂药物保持干燥;大小便后给予温水冲洗,软布蘸干,避免用力擦拭;男性病人要抬高阴囊、阴茎。
11. 四肢:抬高,高于心脏15~30º,处于功能位,重视早期适度功能锻炼(避免负重)。
12. 饮食:给予半流饮食,如蛋羹、片汤、粥、酸奶等,给予含纤维素丰富的青菜和水果,给予含优质蛋白等营养丰富的饮食,血糖高者需食用糖尿病餐,少食多餐,使用降糖药物期间要备有糖块,避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13. 心理护理:积极面对伤痛,树立回归社会的信心。
14. 告知患者:早期(伤后3-5日)创面渗液较多,是伤后正常现象,随后肿胀也会逐渐消退;根据渗出液量决定换药频次,过于频繁的换药会影响创面生长;体温在38.5℃以下是伤后常见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要多饮水;体温在38.5℃及以上,会给予物理降温或根据病情使用退热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