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3日,在日本北海道召开的第49届日本核医学年会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陈立波博士受大会邀请做“甲状腺癌诊治新进展”的报告。经预备会讨论同意,整个报告历时30分钟,比原计划延长15分钟。
陈立波博士首先代表研究小组报道了崭新的甲状腺疾病诊断技术------碘-131导向SPECT/CT融合显像。该诊断技术对提高甲状腺癌诊断正确率、减少伪影以及增强诊断者信心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甲状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起到重要指导,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癌的治愈率,降低不正当碘-131治疗所造成的辐射危害。大胆推测,该该技术有望成为业界对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推荐方法。与传统的诊断技术“甲状腺球蛋白测定+碘-131全身显像”相比较,这项历经6年研究开发的诊断技术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在讨论和提问阶段,还重点探讨了甲状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心得体会,特别是对难治性甲状腺癌(碘-131治疗无效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和甲状腺髓样癌)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手段——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在过去的半年里,该研究小组应用靶向治疗进行了较为谨慎的选择性初步临床应用(主要是手术、碘-131、甲状腺素等常规治疗手段无效的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即晚期甲状腺癌)。陈立波博士和与会者分享了这一新型治疗模式所取得的初步成功经验:良好的疗效(有效率:95%)和较小而可控的副作用(皮肤反应、脱发、体重减轻、腹泻等)。
为此,陈立波博士获得日本核医学会颁发的“2009年度亚洲青年研究者奖”(共2名),被日本横滨市立大学聘为“客座研究员”,同时与日本放射医学研究所(NIRS)分子影像中心(MIC)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意向。
特别鸣谢:德国海德堡大学及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的Uwe Haberkorn教授及其领导下的3个研究小组(Marcus博士负责的核素治疗小组、Walter教授负责的放射化学小组、Leota教授负责的分子影像小组)的悉心指导;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朱瑞森教授的倾心栽培和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