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头皮损伤诊疗指南---最新版
发布人:创伤康复网 发布时间:2019-05-11 阅读:323
头皮损伤诊疗指南
一、头皮血肿
头皮血肿多因头部钝器伤所致,根据头皮血肿的具体部位又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局部肿块 皮下血肿一般体积小,有时因血肿周围组织肿胀隆起,中央相对凹陷,易误认为凹陷性颅骨骨折。帽状腱膜下血肿,因帽状腱膜组织疏松可蔓及范围较广。骨膜下血肿其特点是限局于某一颅骨范围内,以骨缝为界。
2.休克或贫血 帽状腱膜下血肿可蔓延至全头部,小儿及体弱者可导致休克或贫血。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⑴ 血常规化验 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
⑵ 血红蛋白下降表明出血严重。
2.影像学检查
⑴ 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血肿部位切线位平片。
⑵ 必要时可考虑行头颅CT,以除外颅内异常。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较小的头皮血肿在1~2周左右可自行吸收,巨大的血肿可能需要4~6周吸收。采用局部适当加压包扎,有利于防止血肿继续扩大。为避免感染,一般不采用穿刺抽吸。
(二)手术治疗小儿的巨大头皮血肿出现明显波动时,为促进愈合,在严密消毒下可行穿刺抽吸,其后加压包扎。包扎的松紧要适当,过松起不到加压作用,过紧可能导致包扎以下疏松组织回流障碍,出现眶内及耳后积血。

二、头皮裂伤
头皮裂伤系由锐器或钝器伤所致。由于帽状腱膜具有纤维小梁结构的解剖特点,头皮血管破裂后血管不易自行收缩而出血较多,可引起出血性休克。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活动性出血 接诊后常能见到自头皮创口有动脉性出血。
2.休克 在创口较大、就诊时间较长的病人可出现出血性休克。
3.须检查伤口深度、污染程度、有无异物、颅底有无骨折或碎骨片,如果发现有脑脊液或脑组织外溢,须按开放性颅脑损伤处理。
(二)辅助检查(检查应在急诊止血处置后进行)
1.实验室检查
⑴血常规化验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
⑵ 血红蛋白和红血球压积持续下降表明出血严重程度。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创口部位切线位平片。
2)必要时可考虑行头颅CT,以除外颅内异常。
【治疗】
头皮血供丰富,其清创缝合的时限允许放宽至24小时。采用一期全层缝合,其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根据创伤情况应用抗生素、补液输血等。

三、头皮撕脱伤
头皮撕脱伤多因发辫受机械力牵扯,使大块头皮自帽状腱膜下层或连同颅骨骨膜被撕脱所致。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休克 失血或疼痛性休克。
2.活动性出血 接诊后常能见到自头皮创缘有动脉性出血。
(二)辅助检查(亦应在急诊止血处置后进行)
1.实验室检查
⑴ 血常规化验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
⑵ 血红蛋白和红血球压积持续下降表明出血严重程度。
2.影像学检查
⑴ 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平片。
⑵ 必要时可考虑行头颅CT,以除外颅内异常。
【治疗】
治疗上应在压迫止血、防治休克、清创、抗感染的前提下,行中厚皮片植皮术,对骨膜已撕脱者,需在颅骨外板上多处钻孔达板障,然后植皮。条件允许时,应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血管吻合、头皮原位缝合术,如获成活,可望头发生长。华山医院---右侧翼点入路后交通动脉瘤夹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