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治疗自主神经失调所致呼吸异常的论文(简述)
发布人:创伤康复网 阅读:1045
这是一篇介绍如何治疗自主神经失调所致呼吸异常的论文,由著名医院呼吸科和神经科专家共同完成,这里用通俗的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语言简述如下。
一些呼吸异常不伴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因。症状的发生与自主呼吸调节异常有关。当患者的自主神经受到刺激时,呼吸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脑干以上的高位神经结构如下丘脑对呼吸的调节功能过强),出现呼吸过快。呼吸过快会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气短、憋气、呼吸困难、胸部不适或胸痛、呼吸深或快,心慌或心悸,视物模糊、手指强直、口唇周围发紧等。临床上,可以根据症状特征,在排除其它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作出诊断。
临床资料 例1 女性患者,49岁,症状的发作呈一过性,先有憋气、深大呼吸和心慌,心跳加快,很快出现头晕,数分钟至半小时后自然缓解。缓解期也有呼吸困难和心慌的症状。Nijmegen 问卷累积分为25分。患者性格较开朗,无明显焦虑的表现,但对近期的频繁发作甚为担忧。快速呼吸激发试验过程中(3分钟自主快速呼吸),患者再次体验到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自述与在家发作时的症状类似。袋囊重呼吸数分钟,症状迅速缓解。经过呼吸治疗19次,通过减慢呼
吸频率,减少或消除呼吸过快的倾向性,患者发作停止。
例2 女性患者,52岁,因阵发性呼吸不均匀伴左侧胸痛、头晕、四肢麻木2年而就诊。多次心电图检查发现ST-T改变,被考虑为“冠心病”。由于针对冠心病的治疗不能缓解症状,又发现心得安试验阳性,后被诊为“心脏β-受体高敏感综合征”,服用心得安无效。使患者更加焦虑不安,来我院前,近2个月每天都有症状发作,每次发作持续10分钟左右。Nijmegen问卷累积分为50分。诊查过程中可见患者呼吸节律不均匀,忽快忽慢,频繁深大呼吸。快速呼吸激发试验部分地复制出患者的主要症状。活动平板运动中及运动后未发现心电图(ECG)异常。血气分析显示轻度呼吸性碱中毒pH 7.469。腹式呼吸训练治疗20次,Nijmegen问卷累积分降低到13分,心电图ST-T改变恢复正常,症状缓解满意。
例3 女性患者,42岁,因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心慌13年就诊。13年前的一个晚上,患者在家观看恐怖电视片过程中,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伴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头晕、心慌、手脚冰凉,数分钟后自然缓解。此后,常有类似发作。患者曾多处就诊,因检查无特殊发现,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Nijmegen问卷累积分为37分。自主快速呼吸51秒钟,患者极度紧张,出现强烈的恐惧感。经过腹式呼吸训练治疗14次,患者症状部分缓解。Nijmegen问卷累积分降低为25分。返回当地后,自己在家继续做腹式呼吸训练,5个月后再次来随诊,Nijmegen问卷累积分为12分,症状缓解满意。
讨论与分析
呼吸过快综合症包含:第一有躯体症状;第二有可以导致呼吸过快的呼吸调节异常;第三躯体症状与呼吸过快之间存在因果联系,也就是说,躯体症状是由呼吸调节异常导致的呼吸过快引起的。器质性疾病伴随的呼吸过快不属于呼吸过快综合症。因此,在呼吸过快综合症的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呼吸过快相区别。欧洲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呼吸过快综合症患者大约占门诊就诊总人数的4%~11%,然而,在国内这类患者常常被误诊,治疗不甚得力。我们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和文献复习,阐明呼吸过快综合症的临床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
呼吸过快综合症的诊断:
主要根据可疑的症状、呼吸过快激发试验部分或完全复制出主要症状、在排除其它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做出临床诊断。
3例患者,有许多身心症状,但没有相应的心肺、神经系统或其它器质性疾病,肺功能检查正常,血气分析正常或呼吸性碱中毒改变,胸部X线检查正常。Nijmegen问卷是目前常用的症状学诊断手段,问卷列举了呼吸过快综合症的十六项常见症状,包括胸痛、精神紧张、视物模糊、头昏、精神混乱或对周围的情完全不加注意、呼吸深而快、气短、胸部发紧或不适、腹胀、手指麻木或针刺感、呼吸困难、手指或上肢强直、口唇周围发紧、手脚冰冷、心悸或心慌、焦虑不安。根据症状出现的频繁程度计分:0=从来没有,1=偶而,2=有时,3=经常,4=频繁。16项症状总积分达到或超过23分作为症状学诊断标准。快速呼吸激发试验是一个诊断工具。该试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自主快速呼吸,诱发出患者呼吸调节功能的不稳定性,造成一过性紊乱,以此来复制出症状。呼吸过快激发试验是在临床肺功能实验室进行,嘱患者以每分60次的频率用力呼吸,3分后,嘱患者可以正常呼吸,立即询问患者在深快呼吸过程中的感觉和症状,如果患者的主要症状在快速呼吸激发试验中部分或全部诱发出来,则激发试验阳性,否阴性。
腹式呼吸训练治疗:
诊断明确后,对患者进行了治疗。治疗分三个步骤:(1)向患者解释症状与呼吸过快之间的联系,症状是由呼吸过快引起的,以此来解除患者精神负担,消除恐惧心理;(2)让患者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腹式呼吸、缓慢呼吸,通过减慢呼吸频率,减少或消除呼吸过快的倾向性;(3)患者接受20次腹式呼吸训练,每次1小时,2~3个月为1疗程。例1患者是以头晕为突出表现的呼吸过快综合症。据Drachman和Hart总结,在头晕症状的四大常见病因中,呼吸过快综合症占23%,尽管脑血管病或心血管疾病是我们常常考虑到的病因,只有不到4%的患者被确诊是心血管疾病和不到5%的患者是脑血管意外。这例患者和其它类似患者一样,长期被误诊。快速呼吸激发试验过程中的症状发作和随后的袋囊重呼吸似乎“奇迹般”地缓解了症状,使患者自己意识到了症状发生与呼吸过快之间的关系。一旦症状发作,并不可怕,通过简单的袋囊重呼吸可以缓解,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得到了改善。为下一步的呼吸治疗奠定了基础。例2涉及到胸痛,胸痛是呼吸过快的常见症状,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形式是持续性的胸部不适、甚至胸痛,持续数小时或数日,性质为钝痛,与呼吸运动无关。这种形式的胸痛与肋间肌负荷过重,收缩过度有关。另一种常见的形式是心前区疼痛或阵发性胸痛,酷似心绞痛,再加上心电图的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冠心病心绞痛是要考虑到并加以鉴别的。值得注意的是,常见的心绞痛诱发因素,例如:增加心肌需氧量的劳力性因素不能肯定地诱发出胸痛,而且患者对冠脉扩张剂的治疗反应差。Beitman和Tavel报道,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中,40%甚至高达50%的患者是呼吸过快综合症。呼吸过快呼出大量的CO2,PaCO2降低,低碳酸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几乎是立即发生的。碱血症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状动脉血流下降,心肌缺氧,心电图ST-T改变。碱血症使血红蛋白氧的亲合力大大增加,氧合血红蛋白在组织中难于解离释放而造成组织缺氧,而加重心肌缺氧。由于呼吸过快综合症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发生机制与冠心病心绞痛不同,呼吸过快合症与心肌负荷增加(如运动)无关,运动过程中不出现心电图ST-T改变或已有心电图ST-T异常在运动过程中消失。运动心电图的监测(例如这例患者的活动平运动试验)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尽管呼吸内科医生和精神病学专家提出的学说不同,但呼吸过快和焦虑都有呼吸中枢调节异常,即自主呼吸调节不稳定。
对例3患者,我们只进行了呼吸治疗,针对性地解决呼吸过快的问题,有趣的是,随着患者症状的减轻,焦虑状态也随之改善。腹式呼吸训练治疗的概念(或呼吸治疗、呼吸再教育)早在1938年由Soley和Shock提出,是目前普遍接受的有效治疗措施。腹式呼吸训练治疗减轻和消除症状的机理在于降低呼吸频率,这是胸式呼吸无法做到的。而且仅给予一般性的神经官能症的治疗药物,例如谷维素、镇静剂常常不能缓解病情。